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 王文郁 文/摄
今年前10个月,辽宁省沈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食品安全“你点我检”已完成抽检1.4万余批次,涉及40类食品,抽检问卷调查相关活动开展了120余场,参与抽检意向投票人次超过13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十四五”期间,沈阳市食品安全共治实现全面跃升,一幅以民意为笔绘就的多彩食安画卷徐徐展开。
听民意做抽检
10月16日,一场“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在新民市辽滨街道南塔社区举行。沈阳市和新民市两级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为居民和社区工作者播放宣传视频,讲解“你点我检”系统功能与操作流程,手把手指导居民填写“希望抽查食品”调查问卷,介绍“你扫我检”新功能的使用方法。

图一:“你点我检”保障食品安全。
活动中,针对居民投票选出的蔬菜、肉类等区食堂常用食材,检测人员在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现场进行快速检测,检测农药残留、瘦肉精等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邀请居民全程观摩。居民李女士得知10批次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后说:“通过这次活动,不仅学会了扫码提出检测需求,而且看到了食堂用的蔬菜、肉类达标,对食品安全更有信心了。”
从“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活动走进市场大集,到邀请消费者登录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扫码“点检”,再到邀请居民“点选”检测品种……“十四五”期间,类似的活动在沈阳一次又一次开展,相似的场景也在沈阳的市场、商场、社区、学校等场所频频闪过,其中变换的是不同的参与活动的消费群体,而不变的是驻留在食品快检车、调查问卷台、宣传展板旁的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身影。今年,沈阳市市场监管局邀请消费者参与扫码“点检”活动已来到第22站,另外还在100多个场所组织“你点我检”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活动120余场。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一级主任科员乔菁菁向记者介绍,为全面畅通“你点我检”的渠道,打造全覆盖的点选网络,线上,沈阳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微信公众号和市场监管总局2025年推出的全国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服务惠民生”民意征集系统等,保障消费者365天全天候可以点选希望抽检的食品;线下,沈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教育、农业农村等部门通过“小手拉大手”校园行动、“百姓点检日”活动等,让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的社会知晓度持续攀升。
深耕“听劝”模式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市场监管部门的主动作为,也需要时时问需于民。2017年,沈阳市推出食品安全“百千万”民意征集调查,以了解群众最关注的食材种类和食品生产经营场所。“十四五”期间,沈阳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持续深入百个街道(乡镇)、千个社区(村屯)、万户居民中开展问卷调查。

图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服务站。
在小河沿早市等网红地标开展抽检活动,及时回应消费者关切;走进骑手驿站、商超,邀请骑手和消费者参与外卖食品点选;聚焦“一老一小”,将“你点我检”延伸至养老机构、幼儿园……食品安全“百千万”民意征集调查如同一盏“指路明灯”,指引沈阳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耕“听劝”模式,立足民生需求做抽检。沈阳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处处长冯航对记者说,把群众最希望抽检的肉及肉制品、食用油等食品品种,最希望抽检的连锁餐饮店、农贸批发市场等场所,最关注的农兽药残留、防腐剂等检验项目作为抽检重点,才能持续推动食品安全监管有的放矢。
在食品安全“百千万”民意征集调查推动下,沈阳市各基层市场监管所也紧盯群众关切、满足群众检测需求。沈阳市大东区市场监管局长安市场监管所所长朱东兵告诉记者,该所配备了全套的农残快速检测设备,能快速检测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每月集中开展“你点我检”,方便群众就近检测。如今,大东区构建了1辆流动快检车、10个快检室的“1+10立体化检测网络”,在兽药残留、非法添加等高风险领域动态调整必检项目,精准阻击食品安全问题。
打造共治格局
在沈阳市今年已完成的14045批次食品抽检中,发现不合格食品370批次;在已完成的5期380批次动态跟踪抽检中,发现不合格食品6批次……“十四五”期间,沈阳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及时对外公示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监督抽检结果,同时强化对抽检结果的运用,对不合格的食品做到百分百核查处置,及时发布不合格食品风险防控和核查处置结果信息,在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同时,对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起到震慑作用。
沈阳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学良向记者表示,通过食品安全“你点我检”这座“连心桥”,市场监管部门把指挥棒交到群众手中,让群众的点选意愿成为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重点。沈阳市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扩大“你点我检”覆盖范围,不断创新服务形式,让食品安全监管更有力度、民生服务更有温度。
通过机制创新、精准施策与社会协同,沈阳市深耕“你点我检”工作,推动食品安全治理从监管部门演“独角戏”到群众“大合唱”,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协同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实现了抽检效能和群众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满意度的双提升。
兴盛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